中國經濟將為全球設定基調



鑒於放假期間沒什麽經濟數據出爐,我們正在評估2015年的事態,展望市場在今年將會關註的問題。本周讓我們來看看發展中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。

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,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占比已經超過一半,由於他們的增長率普遍高於發達經濟體,這一占比正繼續上升。

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的數據,若按購買力平價(PPP)衡量,2015年發展中經濟體占全球總產出的58%。如今,大型發展中經濟體面臨的問題也是全球的問題。

盡管美國的利率不斷上升,但市場今年最關註的問題將是中國經濟的狀態。按購買力平價衡量,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經濟體,並將在未來幾年在絕對值基礎上超越美國。

IMF數據顯示,過去五年期間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了35%,並將在2020年底之前繼續貢獻30%的經濟增長。

然而,一些官方數據的質量可疑,阻礙了恰當分析。老牌的發達經濟體已經很難衡量,而中國是在變化極其快速的時期建立新的測算體系。政治乾預可能加劇了這方面的問題。

整理並發表分析師預測的“共識經濟學公司”(Consensus Economics)對其研究中國經濟的專家小組的成員進行了調查,這些人建立了有關中國經濟的另類模型。盡管多數經濟學家預測中國國內生產總值(GDP)今年增長6.5%,與官方目標相符,而2015年增長6.9%,但這個專家小組的估測低得多——今年增長4.8%,2015年增長4.3%。

如果經濟增長那麽低,那有可能產生深遠影響,特別是對那些依賴對中國出口大宗商品的國家而言。

根據預測,印度將是2016年表現最佳的大型經濟體,估計增長7.8%,略高於2015年,該國經濟繼續受益於油價下跌。印度還仍具有較高的利率,因此在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可以運用貨幣政策。

另一個有望表現出眾的經濟體是印尼,預計增長4.9%。

金磚四國中的另外兩個——巴西和俄羅斯——在2015年陷入嚴重經濟衰退,今年很可能繼續衰退。俄羅斯的復蘇將得到盧布持續貶值的幫助;自2015年4月以來,盧布兌美元匯率下降30%。

如果更高的美國利率導致美元進一步升值,一些發展中經濟體可能面臨兩難。貨幣貶值可能導致更高的通脹和資本外逃,但如果為了對抗這種局面而加息,就可能掐滅本來就很弱的增長。

新年發布的首批重大數據將是財新和Markit定於今日發布的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。(1月4日發布的財新Markit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(PMI)12月為48.2,低於11月的48.6。數字顯示中國製造業在2015年最後一個月加快收縮步伐,與此前幾天發布的中國官方數據同樣凸顯出該行業的疲軟。——編註)

2015年最後一個季度的中國GDP數據定於1月20日發布。

來源:FT中文網

張貼留言

較新的 較舊